查看原文
其他

朋友圈流传“伪共识”、似是而非“流感论”沉渣泛起

微博 伊洛牧 伊洛 2022-09-18

被所谓“录音中听到某地共识”以及后续“某地人真正怕什么”刷屏。


前者能看出某地自身疾控追索、阳性转运、方仓隔离能力均已到达瓶颈。该位疾控工作人员,针对已有三针疫苗、现有资源极度不足情况下的个案,给出了些安抚和无奈的建议。


但很不幸,却被一些自作聪明的自媒体过度演绎,又依葫芦画瓢打扰另一位繁忙的疾控人员,渲染奥密克戎只是大号流感的“谣言”,走向正在严格执行的防疫措施反面。


请明白,我们的敌人是百年一遇的超强病毒,好在香港和深圳分别打了个样例在前,本公号自3月以来也一直记录着某地疫情的走向脉络及分析,我想,认真跟踪过沪上疫情蔓延始末的应该不会被忽悠吧?


相信保持跟踪的读者都明白,本地转运越来越慢、隔离条件越来越差、居民被迫不断延长隔离时间,是超出“精准防控”能力边界后,某地无预案、且长时间糟糕的执行能力导致疫情不断升级,击穿本地资源极限的结果。请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这些资源限制,在江浙乃至全国医疗、核酸采样队伍陆续到达后,会逐步缓解,后续疫情越快解决,停摆造成的次生灾害也就顺势快速解决,而非就此投降,造成连绵不绝、持续不断的医疗挤兑,以至更大的人道危机。


全国一盘棋,某地本轮外溢20多个省份、近百地市,给不少地区清明长假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在全国医护疾控驰援某地期间,本地又持续刷屏,散播似是而非的“躺平论”、“流感论”,如此——


对得起各地千里迢迢来辛苦支援的医护、疾控吗?

对得起很多已经被封闭近一个月小区的居民吗?

又准备如何向上百万尚未打过疫苗的某地老年人解释?准备让他们付出多少代价?


在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有理有据批驳这些谬误。现阶段内地尚未做好“躺平”准备,未来的逐步有序放开,有诸多前提条件,且需分步骤仔细筹谋、徐徐图之,绝对不应该当下顺着某地的颓势一泻千里,造成更大危机。


4月1日全国疫情报告数量

此轮疫情看似来势汹汹,不少上海外溢,但大多数地市并无疫情,民众很安全


1、转运隔离

该措施是切断传染源的必由之路,事实上社会面上尽快清零也可以让城市尽快恢复正常。


而所谓居家隔离,在香港和武汉都被证实可能继续造成病毒散播,特别是在中国家庭局促密集的居住环境、多个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以及楼宇内一定小概率的楼道、下水道等等途径扩散传播。


难道大家忘记此次疫情就是因为华亭酒店隔离失当造成感染大幅传播吗?

能理解某些城市失却早期控制良机、管控失度,阳性感染者实在太多,超越自身能力,使得阳性感染者不能得到快速转移和良好的照顾,居家隔离成为不得已的权宜之举,也很可能会延迟小区乃至社会层面的清零时间。


遇到困难就应该诚恳坦率承认目前短期遇到的瓶颈和局限,说清楚“居家”是资源短期受限约束下的无奈,并说明此举局限和需要注意的防疫要点,承诺尽快提升阳性转运、隔离及照料水平。


但短期的瓶颈,绝对不应该据此否定隔离的重大作用,甚至被反向演绎成教唆一般人拒绝转运隔离,主动不配合防疫措施。这可以说是某地疾控的重大失职!


当然,笔者也一直建议中央财政直接给被隔离人员乃至疫区的中下层居民进行一些补助。这些市民是在为疫情防控做出牺牲,不可避免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中央超低的负债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给予支持的能力空间极大。此前已多次说明,不再赘述。


2、奥密克戎真实危害

疾控咨询案例中,父母均接种了三针疫苗,且在极度焦虑下,为此疾控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安抚。


但在随后四处传播的文章中,不少淡化奥密克戎病毒危害,甚至刻意突出无重症(完全没有任何官方资料敢说目前无重症),似乎完全没必要防控了,这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事实是,奥密克戎危害性依然极大。在疾病传染初期快速增长期,病人可能很多尚未进展到中重症。


普通人确实对指数级增长缺乏直观认识,要知道一周多前的21日沪上累计阳性才4千,4月1日就已超4万例,2日突破5万例。


待感染人员指数级扩充后,60岁以上按照人口比例预期已超6千人了,不可避免会因此出现住院乃至中重症人数后期快速攀升。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2018年刷遍全网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个体的悲剧总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奥密克戎为代表的新冠作为百年一遇的全球大流行疫情,传播性、重症率、死亡率等等都要显著强于流感。


危害,香港近三个月教训深刻。短短3个月时间,在760万人口城市,造成超过过百万人感染、约8千人死亡,短时间内千分之一的人口因此而丧生。在短期承受如此之大代价后,HK才能探索躺平之路,但依然要小心未来新变种株的影响。


没有理由奥密克戎在内地造成的中重症比例会更低,我们家中的爷爷奶奶做好这种准备了吗?


A、传播性超强,放任将造成潜在住院及重症人数攀升

沪上此次短短一个月就快速肆虐全城,如任由传播,可大胆预期短时间内即可如香港一样传遍全城。


如此之强的传播力,造成影响人口绝对范围都将极为广泛,每个儿童、每个老人都将不可避免罹患一次,后续也不能保证不再继续感染。广泛的传染人数,即便乘以较小的住院率、重症率数字,仍将会是庞大的数量,对医疗体系造成极大的压力。


目前国内相关住院率、重症率数据并未披露,但有媒体采访专家报道:


4月1日晚,吉大一院援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抗疫救治医疗队医疗组长曹杰在《新闻1+1》栏目中表示,在吉大一院负责的长春市传染病医院院区内,普通型新冠患者的占比大约2%重型患者占比3%,这些患者大部分都是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院区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占该院新冠患者比例达20%,这些患者包括各个年龄层的,有儿童和婴儿,也有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也达到20%左右。

有些自媒体拿某地未报重症提问来作为依据(这是大众普遍疑惑!),丝毫不顾及陈并未明确作答,且回答加上特意加上诸多限制条件,比如“我现在看下来的病人”、没有“呼吸衰竭的病人”,留下高龄患者受打击后可能转为重症,及后续解释空间。而陈对无症状比例远高于全国的解释,就更加苍白了。

新冠BA.2变异株,R0>8,而常见的季节性流感R0~1.5,传播速度远远比不上新冠,但即便如此,每隔5年左右若出现流感的大流行,各国政府同样会严阵以待。


B、疫苗接种率仍然偏低

截至3月18日,全国60岁以上人群接种22182.9万人,其中完成全程接种21181.9万人,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到了80.27%。还有超5400万人为完成全程接种。某地按照20%未接种疫苗比例参考,还有上百万的老人尚未全程接种疫苗。


在此情况下,医疗系统是否做好了接受大批量重症、ICU病患的冲击?后续为照顾这些病人,造成的医疗挤兑,将明显比此次相对短暂的封禁更为漫长。做的好的,比如深圳,短短两周即可控制,若任由传播,请问大家做好后续6个月面对持续挤兑的医疗资源了吗?准备好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家中老人罹患一次吗?


3、要证明危害性低,需要更坚实的证据

既然有意见想改变内地全部省份都普遍执行的“动态清零”,那就需要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来支撑自己的重大主张,推翻香港、韩国面对奥密克戎时狼狈的经验教训。


可为什么本地疾控披露数据已经是全国最简略情况下,内容也越来越少?


——3月10日起,不再披露例与之前何时关联(早先的关联也仅披露关联日期,非追索到具体病例


——3月18日起,不再一一披露病例对应的住址,改为由各行政区集中发布相关地址。这就导致无法看出聚集性感染情况,无法知晓官方披露某个地址累计病例数量


——3月26日起,取消每个病例年龄和性别,不能看出老年人和儿童数量


——其他被本地居民质疑,包括阳性地址数据延迟时间长、无症状比例畸高等等

只能让人平添疑惑,“清零”如果算是被上面强压,某地不情不愿,那么披露数据质量极为简略,溯源信息也极缓慢且简略,难道也是上面强压吗?为何其他地区可以做到更为详尽的病毒溯源数据?


本地疾控系统既然觉得危害性不大,疾控何不拿出这些数据来说服人?让人心服口服?


4、仔细筹谋之后可有序放开,绝不能成为阶段性败退之后甩锅理由

深圳毗邻香港,每天无数货车保障香港日常物资供应,司机往来运输,输入压力极大。深圳城中村人员也极为复杂。


一个月过去,不少沪上居民在家也封禁了近月,现在两个城市究竟谁付出的成本少?谁家的居民心态更轻松?


即便两条路各有利弊,上边已多次定调,地方为何还如此纠结?难道不是为自己的无能找理由开脱?


如果一早就不情不愿,那就请早点给市民讲清楚,不要做面上功夫,还让如此之多的居民轮番封禁做无用功,也让其他城市清楚知道策略早日封禁,不要造成那么多外溢。我们市民也好早早把长辈和孩子送出,可好?


为何到了3月底4月初全城都已经配合居家足不出户之时,给各地外溢那么多案例后,又来高调宣扬不要隔离、大号流感论了?


难道要在居民全面封闭严格居家的时候,散播这种“伪共识”,煽动起不满情绪?大家是不满防疫措施吗?可能更不满的是某地的进退失据,基层管理的缺位,让一线医护疾控疲于奔命,让居民封闭时间无端延长吧。


请诸君明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